蟹狀脈衝星在1968年被發現,是某顆高速旋轉超新星的殘餘,如今科學家說,這個天體似乎會釋放陣陣的伽瑪射線波,能量之高,就連當今科學模型也難以解釋。

天文物理學家利用亞利桑那州惠普(Whipple)天文台望遠鏡陣列,發現這顆年輕的中子星,能量超過1000億電子伏特。

強度驚人的伽瑪射線波,由一群跨國科學家在7日的「科學」(Science)期刊發表。

科學家向來認為,星球快速旋轉的磁場,加速帶電粒子至近光速,形成電磁場後產生脈衝波。

蟹狀脈衝星的形成,是由1顆巨大恆星在1054年爆炸成為超新星,留下光亮的蟹狀星雲,核心就是脈衝星。

這顆相當年輕的中子星是研究最多的天體之一,每秒旋轉約30次,強大的磁場一起旋轉,釋出輻射,從地球上看就像陣陣的輻射波。

科學模型難解釋蟹狀星能量高

科學模型難解釋蟹狀星能量高  




arrow
arrow
    文章標籤
    蟹狀星
    全站熱搜
    創作者介紹
    創作者 google3708 的頭像
    google3708

    網路熱搜

    google3708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